总线

历史

分类

特性

性能指标

总线宽度:通常指数据总线的根数; 总线带宽:总线的数据传输率,指单位时间内总线上传输数据的位数; 总线复用:指同一条信号线可以分时传输不同的信号。 总线的主设备(主模块):指一次总线传输期间,拥有总线控制权的设备(模块); 总线的从设备(从模块):指一次总线传输期间,配合主设备完成数据传输的设备(模块),它只能被动接受主设备发来的命令; 总线的传输周期:指总线完成一次完整而可靠的传输所需时间; 总线的通信控制:指总线传送过程中双方的时间配合方式。

总线结构

IO总线, DMA 总线, 主存总线

局部总线, 系统总线, 扩展总线

局部总线, 系统总线, 扩展总线, 高速总线 ( 适用高速 I/O 设备) 四总线

总线控制

比较

方式 |每个设备用的总线数 |实现| 特点|原理

总线周期

申请分配 -> 寻址 -> 传输/通信 -> 结束 -> 申请分配…

总线标准

PCI

每个 PCI 设备配有此设备的 reg, 供 BIOS 自动获取, 无需手动设置

USB

通信方式

同步

通信双方由统一时标控制数据传送

异步

允许各模块速度不一致,更加灵活. 没有公共的时钟标准,不一颗球所有部件严格统一操作时间, 而是应用应答方式(又称 握手方式)

由第二点可见,对系统总线而言,从模块内部读数据过程并无实质性的信息传输,总线空闲。为了克服和利用这种消极等待,尤其在大型刘算机系统中,总线的负载已处于饱和状态, 充分挖掘系统总线每瞬间的潜力,对提高系统性能起到极大作用。 提出了“分离式”的通信方式

原理

其基本思想是将一个传输周期(或总线周期)分解为两个子周期。在第一个子周期中,主模块A在得到总线使用权后将命令、地址以及其他有关信息,包括该主模块编号(当有多个主模块时,此号尤为重要)发到系统总线上,经总线传输后,由有关的从模块B接收下来。

主模块A向系统总线发布这些信息只占用总线很短的时间,一旦发送完,立即放弃总线使用权, 以便其他模块使用。在第二个子周期中,当B模块收到A模块发来的有关命令信号后,经选择、 译码、读取等一系列内部作,将A模块所需的数据准备好,使由B模块中请总线使用权,一旦 获准,B模块便将A模块的号、B模块的地址、A模块所需的数据等一系列信息送到总线上,供 A模块接收。很明显,上述两个传输子周期都只单方向的信息流,每个模块都变成了主模块。

特点

等待对方的回答信号。

这种方式控制比较复杂,一般用于大型计算机系统